精彩小说尽在悦读驿站!手机版

悦读驿站 > 言情小说 > 灵箓视频

灵箓视频

天马行空的七七 著

言情小说连载

小说叫做《灵箓视频》是天马行空的七七的小内容精选:暮色昏黄得像掺了蜜的桂花从天际线往下把半边天染成了暖融融的橘废弃的渡口半人高的芦苇在晚风中瑟瑟作穗子上沾着的夕阳碎随着风摆像撒了把会动的金江面上的雾己经起来薄薄的一贴在水面把远处的青山揉成了模糊的墨色轮一艘破旧的乌篷船系在朽木桩船身裂着几道浅缝里嵌着的青苔绿得发亮——看样这船在这里泊了少说也有三五船篷是褪了色的青边角被风吹得卷了边...

主角:苏沉,玉佩   更新:2025-11-08 18:37:5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暮色昏黄得像掺了蜜的桂花酿,从天际线往下沉,把半边天染成了暖融融的橘红。

废弃的渡口边,半人高的芦苇在晚风中瑟瑟作响,穗子上沾着的夕阳碎光,随着风摆晃,像撒了把会动的金粉。

江面上的雾己经起来了,薄薄的一层,贴在水面上,把远处的青山揉成了模糊的墨色轮廓。

一艘破旧的乌篷船系在朽木桩上,船身裂着几道浅缝,缝里嵌着的青苔绿得发亮——看样子,这船在这里泊了少说也有三五年。

船篷是褪了色的青布,边角被风吹得卷了边,露出里面泛黄的棉絮。

船身随着水波轻轻摇晃,撞在木桩上,发出“吱呀、吱呀”的轻响,像老人缓慢的叹息。

船头,一盏青灯如豆。

灯身是粗陶烧制的,釉色早就剥落了,露出里面灰褐色的胎体,握在手里能摸到细密的纹路。

灯芯却奇异地凝实如白玉,不像寻常灯芯那样松软,倒像块被精心打磨过的玉簪子,稳稳地立在灯油里。

烛火在夜色将至的薄暮里,顽强地散发着微弱却温暖的光晕,明明风从江面上卷过来,带着水汽的凉,可那簇火舌偏偏不晃,就那么稳稳地燃着,连火星都没溅起半颗。

苏沉的青布衫子被风吹得贴在身上,他停下脚步时,鞋尖沾了点芦苇丛里的湿泥。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别着的《灵祇录》,封面是泛黄的宣纸,边角被磨得有些毛糙,封面上“灵祇录”三个字是用朱砂写的,经年累月,颜色淡了些,却依旧透着股沉静的气。

“就是这里了。”

苏沉的声音很轻,顺着风飘出去,很快就被芦苇的沙沙声盖过。

他抬眼望向那艘乌篷船,目光落在船头的青灯上——那灯的光晕外,似乎裹着层极淡的银丝,像蚕茧似的,把烛火护在里面。

阿尘跟在后面,手里攥着执念灯,灯身是半透明的琉璃,里面的灯油泛着暖黄的光。

他刚停下,琉璃灯里的灯焰突然晃了晃,不是被风吹的,是主动偏向了船头青灯的方向,接着,灯身发出一阵轻柔的嗡鸣,像是两只虫儿在对唱。

“是灯芯祇。”

阿尘凑到苏沉身边,少年的声音还带着点没褪去的清亮,眼里映着那点烛火,像落了颗星星,“执念很纯粹,是‘等待’……但己经开始变得沉重了。”

他说着,把执念灯举起来,琉璃灯的光和青灯的光晕碰在一起,两股光竟缠在了一起,像拧成的绳,“你看,灯焰偏得厉害,说明它的执念快托不住了,戾气己经开始往上冒了。”

苏沉顺着他的手看过去,果然——青灯的光晕边缘,有几缕极淡的黑气,像蛛丝似的,若隐若现。

瑞祇一旦沾了戾气,要么慢慢变成戾祇,要么就会因为执念与戾气相斥,一点点消散。

这灯芯祇,显然是卡在了中间。

“走,去看看。”

苏沉迈开步子,踏上渡口的石板路。

石板是青灰色的,被江水浸了多年,表面滑溜溜的,有些地方长了青苔,踩上去发滑。

他走得慢,每一步都踩得很稳,生怕惊到那盏灯里的灵祇。

阿尘赶紧跟上,手里的执念灯还在嗡鸣,灯焰偏得更厉害了,几乎要贴在琉璃壁上。

他看着苏沉的背影,突然想起上次遇到茧丝祇时,苏沉蹲在老屋里,指尖碰碎丝的模样——那时他的眼神,和现在一样,软乎乎的,像执念灯里的光。

走到乌篷船边时,苏沉才发现,船板上积了层薄灰,却唯独船头放青灯的那块地方,干干净净的,连灰都没有。

他蹲下身,指尖离青灯还有半尺远,就觉出一股暖意——不是烛火的热,是从灯芯里透出来的,像晒过太阳的棉被,裹着点甜丝丝的气,仔细闻,竟有点像麦芽糖的香。

“这灯芯……”苏沉的指尖轻轻碰了下灯芯,不是寻常灯芯的软,是硬的,像玉石的质感,却又比玉石温软。

灯芯的顶端,燃着烛火,焰心深处,似乎有一个模糊的人影——小小的,穿着青布衫子,梳着双丫髻,就那么站在焰心里,日复一日地眺望着早己无人往来的水路。

阿尘也蹲下来,他不敢碰灯芯,只敢凑过去看:“这灵祇的执念,到底是等什么人啊?

这渡口都废了好几年了,连个船影都没有。”

他说着,回头看了眼渡口的入口——那里立着块断了的石碑,上面的字被风雨侵蚀得看不清了,只隐约能认出“渡”字的半边。

苏沉没说话,他翻开《灵祇录》,指尖拂过空白的书页。

书页是宣纸做的,摸起来很软,上面会自动记录灵祇的故事,可现在,那页纸还是白的,只有在靠近青灯时,纸边才泛起一点淡淡的黄,像被烛火熏过。

“由‘等待执念’凝结的瑞祇。”

苏沉的指尖停在空白处,语气里带着点叹,“它在等谁?”

话音刚落,船头的青灯突然晃了下——不是烛火晃,是灯身轻轻颤了颤,接着,那簇凝实的白玉灯芯里,传出一个细得像棉线的声音,顺着风飘进两人耳朵里:“等……阿爹。”

阿尘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惊讶:“它会说话!”

一般的灵祇,要不是执念极深,就是遇到能解它执念的人,才会开口。

这灯芯祇,显然是把他们当成了能帮它的人。

苏沉的指尖顿了顿,没抬头,继续看着《灵祇录》:“你阿爹,是什么时候走的?”

灯芯里的声音沉默了会儿,接着,烛火的焰心突然亮了点,那个模糊的人影变得清晰了些——能看清是个小姑娘,约莫七八岁的年纪,双丫髻上别着朵蓝花,是用布做的,颜色己经褪得发白。

她站在焰心里,小手扒着灯芯的边缘,望着江面的方向,声音里带着点颤:“十年了。”

“十年?”

阿尘咂舌,“那你岂不是等了十年?

这十年里,就没见过你阿爹?”

小姑娘的人影晃了晃,像是要哭,却又忍住了:“没见过。

阿爹走的时候说,打完仗就来接我,让我在渡头守着,别乱跑,说他一回来,就能看见我。”

她的声音很软,带着点孩子气的固执,“我就在这里守着,每天都把灯点着,怕阿爹晚上回来,看不见路。”

苏沉抬起头,看向焰心里的小姑娘:“你阿爹走的时候,有没有给你留什么东西?”

小姑娘的人影顿了顿,接着,从怀里摸出个小小的东西——是半块玉佩,玉色是淡青的,上面刻着个“安”字。

玉佩很小,刚好能握在小姑娘的手心里:“阿爹把这个给我,说等这灯烧到第三十根芯,他就回来了。

他还说,这玉佩能保我平安,让我别弄丢了。”

阿尘凑过去看,眼睛瞪得圆圆的:“那你烧了多少根灯芯了?”

小姑娘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点委屈:“我数着的,己经烧完一百二十根了。”

一百二十根,十年。

也就是说,这灯芯祇,几乎是一年烧十二根,每个月都在换灯芯,可等的人,始终没来。

苏沉站起身,走到船边,望着江面。

雾更浓了,把远处的山完全遮住了,只能看见江水泛着的微光。

这渡口,他约莫是知道的——叫“望安渡”,十年前还是个热闹的渡口,南来北往的船都在这里停靠,岸边有卖茶的、卖点心的,还有挑着担子卖糖人的。

后来打仗了,男人都被征去当兵,渡口没人管,渐渐就废了。

“这十年里,就没人来过人?”

苏沉回头问,目光落在灯芯祇的人影上。

“前两年还有。”

小姑娘的声音又响了起来,焰心的人影晃了晃,像是在回忆,“有个卖茶的王阿婆,每天都来给我添灯油,说阿爹是好人,打仗肯定能活着回来。

还有个撑船的李伯,路过的时候,会喊我一声‘丫头,别急,你阿爹快回来了’。”

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可后来,王阿婆走了,去城里找她儿子了;李伯也不来了,听说他的船被征用了,再也没回来。”

阿尘的鼻子有点酸,他攥着执念灯,琉璃灯的光更暖了:“那你一个人,不孤单吗?”

小姑娘的人影沉默了很久,久到苏沉以为她不会回答了,才听见她轻声说:“孤单。

尤其是下雨天,江水涨起来,风特别大,把芦苇吹得呜呜响,像哭一样。”

她的声音里带着点怯,“我怕灯灭了,阿爹回来找不到我,就用身子护着灯,不让风吹进来。

有时候,灯油没了,我就用自己的执念来燃,这样灯就不会灭了。”

苏沉的心轻轻颤了下——灵祇用自己的执念燃灯,就像人用自己的血续命,每燃一次,执念就弱一分。

这灯芯祇,为了等一个可能不会回来的人,把自己的执念耗得快空了。

“你见过穿兵服的人从这过吗?”

苏沉突然问,目光落在江面的雾上,“左胸口有道疤的,大概三十多岁,个子很高,说话声音有点哑。”

他问得突然,阿尘愣了下,转头看向他:“苏沉,你怎么知道……”话没说完,船头的青灯突然亮了起来!

不是烛火变亮,是灯芯里的白玉色变得莹润,焰心的人影激动地往前凑,双丫髻上的蓝花都晃了起来:“见过!

见过!

去年冬天,下着雪的时候,他站在对岸看了好久!”

小姑娘的声音里带着雀跃,像是藏了十年的话终于有了地方说:“那天雪下得很大,江面上都结了薄冰。

我看见他站在对岸的坡上,穿着兵服,身上落了层雪,左胸口那里,好像是有个疤,因为他抬手拍雪的时候,我看见他衣服那里破了个洞,露出来点红。”

她的声音越来越快,像倒豆子似的:“我想喊他,想让他过来,可风太大了,雪籽砸在灯上,灯灭了一次!

我赶紧用执念把灯重新点着,等我再抬头的时候,他就走了,只剩下雪地上的脚印,很快就被雪盖住了。”

说到最后,她的声音又低了下去,带着点失落:“我以为他是阿爹,可他没过来……是不是我看错了?”

阿尘的执念灯突然“咔嗒”响了一声,琉璃灯里的光猛地亮了起来,映在江面上,把雾都照散了些。

接着,灯身投射出一幅画面——不是灵祇的执念,是这渡口附近的过往。

画面里,是去年冬天的望安渡。

雪下得很大,芦苇被雪压弯了腰,江面上结着薄冰,泛着冷光。

对岸的坡上,站着个穿兵服的男人,个子很高,肩膀很宽,身上落了层雪,几乎要和雪坡融在一起。

他的左胸口确实有个疤,因为兵服的那里破了个洞,露出的皮肤上,有一道长长的疤,像条蜈蚣。

男人望着对岸的乌篷船,望着船头的青灯,眼神里满是复杂的情绪——有想念,有愧疚,还有点不敢靠近的怯懦。

他手里攥着半块玉佩,和灯芯祇手里的那半,一模一样。

“阿爹……”灯芯祇的声音里带着哭腔,焰心的人影伸出手,像是要去碰画面里的男人,“真的是阿爹!

他为什么不过来?

为什么不喊我?”

画面里的男人站了很久,久到雪落满了他的头发,他才慢慢抬起手,对着青灯的方向,轻轻挥了挥,然后转身,一步一步地走下坡,脚印陷在雪里,很深。

他走的时候,手里的玉佩掉在了雪地上,他没捡,就那么头也不回地走了。

执念灯的画面到这里就灭了,琉璃灯里的灯油,似乎少了点。

阿尘的眼睛红了,他看着灯芯祇的人影:“他不是不想见你,他是……不敢。”

苏沉没说话,他转身,朝着对岸的坡走去。

江面上的雾己经散了些,能看清对岸的路。

他走得很快,鞋踩在雪化后的泥地里,发出“咕叽”的声音。

阿尘赶紧跟上:“苏沉,你去哪?”

“去看看。”

苏沉的声音里带着点沉,“那半块玉佩,应该还在那里。”

两人过了江,走到对岸的坡上。

坡上的雪己经化了,露出下面的黄土。

苏沉蹲下身,在男人站过的地方找了起来——泥土很松,他扒了没几下,就摸到了一块硬硬的东西。

是半块玉佩,淡青色的,上面刻着个“安”字,和灯芯祇手里的那半,正好能合在一起。

玉佩的边缘,还沾着点雪化后的湿泥,摸起来凉凉的。

苏沉把玉佩捡起来,擦了擦上面的泥,然后转身往回走。

阿尘跟在后面,看着他手里的玉佩,突然明白了什么:“那个男人,是不是……己经不在了?”

苏沉没回头,只是轻轻“嗯”了一声:“执念灯里的画面,他身上的兵服,是三年前的款式。

而且,他的脚步很重,像是受了伤。

他不是不想见丫头,是怕自己的样子,会让丫头难过。”

回到乌篷船边时,灯芯祇的烛火己经开始晃了,焰心的人影变得模糊,白玉灯芯上,开始出现细细的裂痕——它的执念,快要撑不住了。

“阿爹……是不是不要我了?”

小姑娘的声音里满是哭腔,人影晃得厉害,“他是不是忘了我?

忘了他说过要接我走的?”

苏沉蹲下身,把手里的半块玉佩放在青灯旁边。

两块玉佩碰在一起,发出“叮”的一声轻响,接着,淡青色的光从玉佩里散出来,裹住了青灯的烛火。

“他没忘。”

苏沉的声音很轻,却带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他去年冬天来看过你,只是不敢靠近。

他怕你看见他身上的伤,怕你知道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背着你跑,怕你难过。”

灯芯祇的人影顿了顿,接着,烛火突然亮了起来,裂痕慢慢消失了:“真的吗?

阿爹没忘我?”

“真的。”

苏沉指着那半块玉佩,“这是他掉在坡上的,他走的时候,一首攥着它,攥得很紧。

他不是不想见你,是想让你好好的,以为你还在等他,他就有活下去的力气。”

焰心的人影突然笑了,笑得眉眼弯弯,双丫髻上的蓝花,似乎又变得鲜艳了些。

接着,烛火的光晕里,黑气一点点散了,只剩下暖融融的光。

“我知道了。”

小姑娘的声音变得很轻,像是要飘走,“他不是忘了,是走不动了。

他心里,一首记着我,记着他说过的话。”

江面上的雾完全散了,月亮从云里钻出来,洒下清辉,把渡口照得亮堂堂的。

青灯的烛火慢慢矮下去,焰心的人影一点点变得透明,最后化成一缕白烟,绕着两块玉佩转了三圈,然后轻轻飘向江面。

“阿爹,我等你等得好辛苦。”

白烟里,传来小姑娘最后的声音,带着点释然的笑,“以后,我不用再等了。

你在那边,要好好的,别再受伤了。”

白烟飘到江面上,然后慢慢散开,和月光融在一起,不见了。

青灯的烛火,也在这时,轻轻晃了晃,然后灭了。

白玉灯芯,化成了一堆碎光,落在两块玉佩上。

苏沉拿起两块玉佩,合在一起,正好是完整的一块,上面的“安”字,变得清晰了。

他翻开《灵祇录》,笔尖落在纸上,墨色晕开,写下:“灯芯祇,执念解,归江月。”

阿尘站在旁边,看着江面,眼里有点湿:“她走了?”

“嗯,走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